愛心消費精準扶貧 || 噴香可口的糯米鍋巴,一嘗就能回到童年時光!
有一個地方走的再遠也不會忘記,那就是家鄉。曾記得小時候,媽媽煮完糯米飯后,會精心焙成金燦燦的糯米鍋巴,送親朋或自家品嘗。一塊香噴噴的鍋巴拿在手上,嘎嘣嘎嘣的咀嚼,脆香了一整條街巷的童年。
糯米香,制成鍋巴更沁人
“
糯米鍋巴是大別山農家特產,純天然綠色傳統美食品。既可以直接食用,也有泡湯、香酥下酒菜、早餐配牛奶等吃法。
“糯米是窮人的葷”,在過去的清苦日子里,吃一頓糯米飯,是一種奢侈的享受。糯米香,制成鍋巴更是香得沁人。若能在鍋巴上面再蓋上一勺辣椒油或者回鍋肉,那香脆酥爽的感覺,會讓嘴最刁的孩子都眉開眼笑,大呼過癮!
糯米鍋巴容易保存,過年時如果來客人,拿出來用熱水一泡,立馬就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糯米鍋巴粥,放上白糖,吃飯前當零食充充饑是最好不過了。
農家手藝 留住原味
“
現代生活什么都越來越方便,機器的生產慢慢取代了人們的手工制作,童年的記憶味道也變得越來越模糊?,F代廚師或家庭主婦,恐怕愈來愈不會做的就數鍋巴了,因為要得到一塊既脆又香的上好鍋巴,不是燒煤、燒氣或電飯鍋能夠做到的了,它需要土灶、柴火、鐵鍋和有經驗的廚師。
鄉里的老人們說,真正好吃的糯米鍋巴做起來可不簡單。先得把糯米浸個幾小時,煮熟,過程中要放點水,這樣煮出來就會比較軟,容易粘鍋。然后起柴鍋,鍋是鐵鍋,用柴燒效果最好,鍋上揩上一層油,不用太多,夠糯米飯結成鍋巴又不容易焦就行。糯米下鍋后鋪開,這時候得用文火,以免焦了。等整個鍋都被覆蓋上一層薄薄的金黃的鍋巴時,用鍋鏟一鏟就出鍋了,然后再切成小塊即可。
糯米 | 鍋巴
做好了的鍋巴存起來,吃的時候熱水一泡加點白糖就行。如果需要直接吃,喜歡甜的,可以拌上白糖。喜歡其他口味的,像五香、麻辣、孜然等,可以在鍋巴快做好時撒上相應調料再翻炒幾下,也可以直接沾著吃。
和沐特產館
和沐特產館的糯米鍋巴,來自大別山農家,純手工制作,黃而不焦、脆而不硬、密而不硌。原料除了優質糯米,再加上馨香的臘肉片和綠豆,這樣燒出的鍋巴,米油和肉油完美融合,更加濃香。
想要找尋兒時記憶的味道,就不要錯過和沐特產館的糯米鍋巴,讓您一嘗就能回味童年時光。